[DevOps] Linux内核参数优化及原理
引言
后端业务体量达到一定程度,总会有机会遇到性能瓶颈,这些瓶颈除了出现在代码上,或在依赖组件上,也有可能出在操作系统层面,比如不合适的Linux内核参数。本篇整理一下常用的内核参数的原理和使用,尤其是网络相关参数,以及在容器环境中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Mark一下Linux性能优化大师Brendan Gregg的网站,和Netflix分享的文章,我们遇到问题时,首先需要用这些利器定位分析产生性能瓶颈的原因,如果的确是操作系统的瓶颈,修改Linux内核参数则是不得已而用之的“处方药”:
- //www.brendangregg.com/linuxperf.html
- https://medium.com/netflix-techblog/linux-performance-analysis-in-60-000-milliseconds-accc10403c55
修改内核参数的方法很简单,root权限下更改 /etc/sysctl.conf 文件, 再执行sysctl -p即可,或是用ansible的sysctl module直接批量修改(不建议用ansible直接批量执行shell命令方式修改内核参数,ansible的sysctl已经保障了幂等性)。下面主要探讨一些原理,以及真实案例,分三个部分:
- 网络相关的内核参数,net.* 中常用的
- 非网络相关的,如fs.* kernel.* 等等
- 容器环境中如何使用,从Docker到Kubernetes集群
网络相关内核参数
对于Linux服务器来说,net.* 下面的内核参数是比较常用的,尤其提供TCP的服务来说。先上一个TCP状态转换图帮助理解:
net.ipv4.tcp_tw_reuse
tcp_tw_reuse默认为0关闭,设置为1打开,作用是让处于TIME_WAIT的状态的TCP连接的资源可以不用等2MSL,1s之后直接被复用,重新发起SYN包,经过SYN - FIN_ACK- RST - SYN - SYN_ACK重新进入ESTABLISHED状态。
通俗一点解释,比如下面这个图是本机ss命令随便截的,有7个TIME_WAIT状态的TCP连接,可以想象一下,就在2分钟内(Linux默认的2MSL时间),可能有浏览器关闭了页面,或是短连接获取完数据自己关闭,用ACK消息回复对端FIN之后,仍然不敢直接复用而是进入TIME_WAIT状态,因为:
- 虽然TCP保证了顺序,但复杂的网络状况可能导致多次包重传,对端在FIN之前的 数据包 可能都还没有过来,直接复用原来的连接可能会导致新的连接收到上个连接中重传的“幽灵数据包”
- 担心收到FIN之后回复的ACK对端收不到,于是本端苦苦等待网络包最长存在时间的两倍来兜底
因此,对于服务器来说,TCP连接在被动关闭的情况下,并不存在TIME_WAIT状态,很多时候是不需要修改这个参数的,如果出现TIME_WAIT过多,也不要盲目配置此参数,想一想原因,netstat找一找是哪些连接在TIME_WAIT,可能的典型场景有这些:
- 用于压测的客户端机器:作为客户端不停地发起大量TCP连接
- 短连接调用的微服务场景:A服务调B服务,B服务调C服务,虽然大家都是服务器,但是互相调用时,调用方也是客户端(用http2,gRPC等只产生少量长连接的RPC协议除外)
- 转发大量请求到外部服务:比如Nginx,HAProxy,Traefik等反向代理,或是服务端有对外调用第三方开放平台服务的场景,因为大部分平台提供的都是HTTP API,比较容易产生TIME_WAIT的积压
另外,服务端在内存充裕的情况下,也可以增大net.ipv4.tcp_max_tw_buckets来提高最大允许的TIME_WAIT状态的TCP连接数量
注:绝大多数net.ipv4下的内核参数,在net.ipv6下也有同样的参数,如直接提供ipv6服务,配置相同
net.ipv4.tcp_tw_recycle
首先写结论,这个参数永远都不要用,并且Linux 4.10之后已经移除了这个参数。这里有一篇写的很好的Blog说明,https://vincent.bernat.ch/en/blog/2014-tcp-time-wait-state-linux, 本文也参考翻译了这里的部分内容,对于解决TIME_WAIT积压的问题,首先找到是否是应用本身的问题,减少不该建立的连接,基本上tcp_tw_reuse已经足够,recycle是比较危险的,尤其是经过NAT之后的时间戳问题会导致次生灾害。
net.ipv4.tcp_fin_timeout
默认60s,在网络状况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到10-30s,有部分文章解释这个参数是修改2MSL时间来减少TIME_WAIT,这是错误的解释。
因为,这个参数只能改4次挥手第2步完成(收到FIN_ACK)进入FIN_WAIT_2后,最长等待的超时时间。一般Nginx等反向代理机器配置这个参数,是因为Nginx作为客户端来说,后端服务都是在局域网,理论上网络状况很好,没有必要在FIN_WAIT_2状态等待太久。
net.ipv4.tcp_syncookies
笔者找了几个CentOS和Ubuntu的Server查看,此参数默认已经是打开了,不确定是那个版本开始的,打开可以防止大部分SYN洪水攻击。这里有一篇讲解TCP SYN Cookies和SYN Flood攻击的文章: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19292140。总结一下重点:
- SYN Flood原理是伪造大量三次握手的第一次SYN包,让对端产生大量半连接状态的TCP连接直至资源耗尽
- SYN Cookies防止SYN Flood的原理是通过记录第一个SYN包部分信息Hash,然后在握手最后一步ACK来校验,校验成功后才真正分配连接资源
- SYN Cookies消耗少量计算资源,避免了伪造SYN包导致大量半连接状态的TCP连接
SYN Cookies是一种用HMAC手段来达到延迟初始化和资源分配的目的,搭配下面两个参数可以对半连接状态做更多的优化:
- net.ipv4.tcp_synack_retries: 默认5,如果SYN没有SYN_ACK,默认重试5次,可以适当降低
- net.ipv4.tcp_max_syn_backlog:在达到ESTABLISHED之前,半连接状态的TCP连接最大数量,默认值不同发行版不同,找了几种版本看默认值都在128~512之间,视网络状况和具体应用可以适当调整
注:这里的syn_backlog和linux中listen系统调用中的backlog参数区别在于,listen参数中的backlog是监听的port最大允许的未ACCEPT的ESTABLISHED状态连接数和SYNC_RCVD状态连接数之和,而syn_backlog是系统层面最大允许的半连接数(SYNC_RCVD状态的连接)之和:
1 |
|
linux遵循的POSIX标准,并不完全是TCP标准,backlog不会影响accept()之后的连接数,而是像一个待处理缓冲区,具体分析可以参考这些文章:
- //veithen.io/2014/01/01/how-tcp-backlog-works-in-linux.html
- 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19252960
net.core.tcp_somaxconn
这个参数也有不少人误解,有些Nginx的Tuning方案认为这是最大连接数,建议把这个值从默认值128改大一些,甚至改到65535,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。
首先来理解一下这个参数的含义,somaxconn不是指每个listen端口的的最大连接数,而是指 max backlogged connections, backlog的含义可以看上面的文章,大致可以理解为在应用层accept之前的缓冲区大小。
因此,如果服务端处理能力有盈余,及时accept了,就没必要调整这个参数了,尤其是现在主流框架都是单独的I/O线程循环accept和read,真正的处理都放到Worker线程,128足矣,边缘入口服务如Nginx机器改成512(Nginx默认listen backlog参数为511)也足矣。
这个参数可以在服务端繁忙时缓解connection refuse的说法的没有错的。比如:
- 秒杀,抢票这种对边缘流量入口节点产生瞬间大流量冲击的场景
- 预防或缓解DDoS攻击
这些情况下是可以增大somaxconn的值作为辅助手段的。毕竟,让用户等待转圈圈总比浏览器直接跳出来CONNECTION_REFUSED要好。但是话又说回来,又有多少互联网企业会遇到上述两种极高并发的场景呢?
net.ipv4.ip_local_port_range
默认值”32768 60999”,含义是端口号从32768到60999都可以作为建立TCP连接的端口,默认接近3w个连接基本足够了,使用场景与tcp_tw_reuse类似。优先去找过多连接导致端口号耗尽的根本原因,切忌盲目修改内核参数,即使看起来没有太大副作用。
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
能够修改TCP拥塞控制算法,低内核版本的Linux就不用改这个了,在4.9及以上版本的内核,Linux提供了新的TCP拥塞控制算法BBR。说到拥塞控制,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,大学期间学习的《计算机网络》告诉我们,滑动窗口像是一个TCP传输数据的发送-确认缓冲区,而拥塞窗口cwnd和接收窗口rwnd共同控制着传输的滑动窗口的大小,滑动窗口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传输的吞吐量。
因此,一个合适的拥塞控制算法会影响服务传输数据的RTT和带宽利用率,这对高I/O的应用,如文件下载,多媒体播放,音视频通信等服务端是非常重要的,毕竟这些应用动辄传输GB级别的数据,而不是一般Web应用传输KB, MB级别的页面或JSON数据。
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:
- reno:在不同阶段采用慢启动,拥塞避免,快速恢复,快速重传这些不同策略,比如一开始指数增长窗口大小,到达慢开始门限(ssthresh)后进入线性增长的拥塞避免阶段,遇到丢包,RTT延长等事件再降下去
- cubic:reno进化版,目前大部分Linux版本默认的拥塞控制算法,由三次函数控制,宏观上可以分为稳定阶段,探测阶段,公平收敛阶段,能比较平滑地试探最大带宽
新的拥塞控制算法 BBR:
这个算法的具体原理和实现笔者没有继续深究,看了一些资料,思路大体上是站在更高维度去探测低延迟高吞吐的点,不拘泥于个别包的RTT增加或丢包这种偶然事件,而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的思路感觉是“在出现意外事件赶紧降窗”。
举个栗子,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,下载文件时可能看到的是这样的: 10Kb/s,20Kb/s,…5Mb/s,5.1Mb/s…, 这时出现了丢包事件,瞬间2.5Mb/s, 3Mb/s,而BBR可能看到是一直是6Mb/s, 因为BBR更关注全局情况,更不容易受偶然事件影响,与最大带宽的契合度更高。
虽然没完全搞清楚原理,但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,海外购置的科学上网VPS服务器开启BBR后,下载文件的速度大约是原来的2倍,网速忽上忽下的感觉少了很多。Mark一下这两个链接,一个是各种拥塞控制算法的详细讲解,另一个是IETF上公开的算法详解:
- 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article/1369617
- https://tools.ietf.org/html/draft-cardwell-iccrg-bbr-congestion-control-00
如今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,千兆万兆带宽遍地都是,BBR更适合相比于十年前更加稳定高速的网络,毕竟Windows 10已经默认使用BBR作为TCP拥塞控制算法,在内核版本4.9以上的Linux上开启BBR也很容易,副作用或许是:如果在上世纪kbps带宽的网络上提供TCP服务,效果可能不如reno,cubic?下面是Linux上开启BBR的方式:
1 | # vim /etc/sysctl.conf |
一些实时通信应用也有使用KCP,QUIC等不依赖TCP协议的方式来传输数据,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TCP局限性,导致RTT和吞吐量不满足这些应用场景。HTTP3.0也是基于UDP的QUIC来传输了。估计不久的将来,大学课本就不能继续写HTTP协议是基于TCP的协议了。
net.ipv4.tcp_keepalive_time
默认长连接TCP KeepAlive包是两小时发送一次(7200),Nginx等反向代理服务,可以降低这个参数的值。本身提供长连接的服务比如WebSocket,大多都会有应用层/协议层的保活机制,个人感觉其实没有必要改这个参数。
net.ipv4.ip_forward
ip forward即对IP包做路由,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的,如果被打开了,可以设置为0关闭掉。多网卡做软路由的场景,则需要打开这个功能。需要注意:在Kubernetes集群中,需要打开ip forward功能,否则某些CNI实现会出问题
Socket Read/Write Memory
有4个参数控制着Socket发送(Write)、接收(Read)数据的缓冲区大小。这个缓冲区是不分TCP UDP的,TCP在net.ipv4下面也有单独设置缓冲区大小的参数。下面这样可以把缓冲区增大到8MB~16MB,可以视网络状况、应用场景、机器性能来增大缓冲区。
1 | net.core.wmem_default = 8388608 |
其他常用内核参数
一些特定的应用,会有一些特殊的内参数核要求或优化方案,这里举一些用到过的例子。
vm.max_map_count
具体含义如下:
This file contains the maximum number of memory map areas a process may have. Memory map areas are used as a side-effect of calling malloc, directly by mmap and mprotect, and also when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.
这是ElasticSearch推荐配置的一个内核参数,因为ES使用mmapfs,大量分片索引数据需要映射到虚拟内存中,链接:
https://www.elastic.co/guide/en/elasticsearch/reference/current/vm-max-map-count.html
1 | vm.max_map_count=262144 |
fs.file-max 与 ulimit
顾名思义,指的是Linux系统最大能打开的File Descriptor数量,用Windows的话说就是”最大句柄数“。
这个参数非常常用,因为Linux下一切皆文件,你以为你只是打开了一个TCP连接,虽然不存在读写磁盘文件,但也是要占用文件描述符的!
推荐配置: fs.file-max=65536
这里需要注意此参数和ulimit里面nofile的区别:
fs.file-max是操作系统层面的;而ulimit是限制用户级别的, 二者是需要搭配一起修改的:
- 修改当前登录session的最大打开文件数: “ulimit -n 4096”
- 持久化修改某用户的最大打开文件数,在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 添加 “user hard/soft nofile 4096”, nofile意思就是number of open files.
注: 不仅是file descriptor, ulimit可以限制的参数很多,比如core dump的大小,虚拟内存的大小,最大进程数等等,“ulimit -a”可以查看详细。
fs.inotify.max_user_watches
可以watch的文件最大数量,默认值比较小,在开发或使用nodejs相关工具的时候会经常用到,比如:
- nodemon,webpack等工具会监听文件变化来Hot reload
- 使用chokidar等文件监听库开发相关应用
当然涉及到文件watch都有可能需要在linux下修改此参数,只是nodejs生态圈对file watch使用更加普遍,Linux下安装VSCode也会提示最好修改此参数,推荐把这个参数设置大一些:
1 | fs.inotify.max_user_watches=524288 |
在容器环境下的内核参数调整
上面讲了一些常用的内核参数Tuning的场景和原理,那么问题来了:如果是运行在容器环境中(docker, containerd 等等),或是在Kubernetes集群部署,有没有什么不同呢?
笔者做了一些试验,发现网上有很多错误,片面,不准确的资料,比如:
- 修改宿主机的内核参数,会带到容器中(不准确,高版本内核大多数参数修改不生效)
- 使用特权容器启动,在InitContainer中直接修改内核参数(不正确的方案,特权模式容器以及在容器中产生影响宿主机的副作用,是不安全,不负责的办法,即使需要特别的权限,也应该通过mount和capability等机制实现)
- Kubernetes集群中,在kubelet启动参数添加“–experimental-allowed-unsafe-sysctls”就可以在yaml里面添加修改内核参数的命令了(不准确,视版本而定,高版本Kubelet是–allowed-unsafe-sysctls)
容器技术并不是传统的虚拟化技术,容器是与宿主机公用内核的,因此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,我们从Docker开始,逐一来看。
ulimit修改
- Docker Daemon的启动参数指定 –default-ulimit,可以让后续启动的容器继承
- 单个Container,run时指定–ulimit参数可以定制ulimit,比如”docker run -d –ulimit nofile=65535”
sysctl修改
sysctl的最终形态实际上是挂载在 /proc/sys/ 下面的文件 (这也是查看内核参数修改是否生效的直接办法),因此对于容器来说,指定sysctl是要覆盖 /proc/sys 的文件的,docker run有 –sysctl 参数,可以指定特定的内核参数覆盖到/proc/sys/中。
Note: Not all sysctls are namespaced. Docker does not support changing sysctls inside of a container that also modify the host system. As the kernel evolves we expect to see more sysctls become namespaced.
Docker文档中有这么一段话,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改宿主机可以继承,有人说必须指定sysctl才可以, 两个说法都是片面的。翻译概括一下就是:已经命名空间隔离掉的参数才可以指定,否则继承宿主机。下面是笔者在几个内核版本的Linux下的测试结果:
- 3.10-4.4版本内核:net.* 参数,宿主机设置,容器继承生效
- 3.10-4.4版本内核:容器启动命令指定 –sysctl net.* 参数,容器启动报错
- 4.14以上版本内核:net.* 参数,宿主机设置,容器中无效,容器指定sysctl后生效
内核不停地在更新,笔者没有挨个版本试哪个参数在哪个内核版本被Namespaced掉了。个人感觉升级到stable的最新内核版本是安全的,即使是生产环境,追求稳定不代表需要因循守旧, 越新的内核可以隔离配置的sysctl越多。
插曲:/proc目录下的其他文件
说个题外话,这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:在容器中看到的 /proc/cpuinfo, /proc/meminfo 中CPU、内存信息是容器,还是宿主机的?
目前,Docker容器中/proc/xxx看到的CPU Memory等仍然是宿主机的信息,因为这两个路径并没有挂载文件覆盖。笔者之前遇到过一个问题,在容器环境中,jvm启动如果不指定Xms, Xmx (最小,最大堆内存大小),jvm会默认使用物理内存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,很容易在限制了总内存大小的容器中出现OOM问题。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案:
- 指定应用使用的内存大小,不管Runtime是jvm,v8,binary裸奔,都有办法去控制应用本身占用的内存大小
- 利用挂载修改容器内看到的CPU和内存: 这里有篇文章,亲测有效https://medium.com/@Alibaba_Cloud/kubernetes-demystified-using-lxcfs-to-improve-container-resource-visibility-86f48ce20c6。像是美团HULK,阿里Pouch这种自主研发(参考Docker开发)的私有容器技术,做了很多定制和优化,也顺便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Kubernetes集群中内核参数修改
有了上面对Docker的理解,K8S本身作为不关心Container Runtime实现的平台,修改内核参数最终是靠CRI的具体实现的,比如Docker。Kubernetes用标准化的方式去声明,背后调用Docker API和docker run –sysctl 做了一样的事情。
在Kubernetes集群中,宿主机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:
- 不能关闭ip_forward
- 不能打开tcp_tw_recycle
- 不要修改ip_local_port_range (默认情况下,K8S Service的NodePort范围是32000-32767)
- 目前只能修改 kernel.shm*, kernel.msg*, kernel.sem, fs.mqueue.* , net.*.
那么,怎么修改Pod的容器内核参数呢?
- Kubelet启动参数添加 –allowed-unsafe-sysctls参数 (在1.11以下的版本这个参数名是 –experimental-allowed-unsafe-sysctls ),官方文档参考 https://kubernetes.io/docs/tasks/administer-cluster/sysctl-cluster/
- 在Pod的Spec定义中,添加需要修改的内核参数键值对,并执行apply命令更新编排信息,修改的地方在 spec.securityContext.sysctls 中,具体如下所示:
1 | apiVersion: apps/v1 |
如果填写的sysctl name存在非Namespaced参数,启动容器会失败,这时可能会触发BackOff重试,导致出现大量Failed状态的Pod,所以在改Yaml之前一定要确认好Kubelet启动参数是否修改生效,内核版本是否支持该参数Namespace隔离。
总结
本篇浅显地讲了一些内核参数原理和使用经验,Linux的奥妙无穷,通过内核参数管中窥豹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总之,在搞清楚原理和问题根本原因之前,内核参数不能乱改,写好代码才是最关键的。